中国旅游规划设计网

专注旅游规划,旅游策划,旅游规划设计,景区规划,乡村振兴规划!

医疗健康产业如何设计?下一个爆点:康复



目前,我国整个卫生健康工作的方向已经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康养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据统计,到2022年,我国整个康复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武汉旅游规划公司专家认为,众多资本进驻及布局康复板块,丰富的市场资源将被挖掘。


医疗健康产业如何设计?下一个爆点:康复

如果说,临床医学以生存为主要目的,让患者能够生存下来;那么,康复医学则是以生活为目的,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临床医学赋生命以岁月,康复医学赋岁月以生命”。


康复会是未来健康产业的爆点,再过三年,市场将突破千亿!


刚性需求增长


重大疾病的痊愈不再是单靠手术和药物完成,康复的效果会变成痊愈的标志。康复预防、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风险、控制复发与并发症将会为医保与保险支出做出巨大贡献。


我国老年人、慢病人群及失能人口的不断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截止2018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现有残疾人口达8500万,各类慢性病患者达3亿以上!上述这些人群都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服务,市场规模达到千亿级。


特别是术后患者,属于强需求康复群体。一般而言,手术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需要通过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医疗技术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精神和恢复器官的功能,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从康复住院患者病种看,骨科手术神经科手术患者是术后康复的主要群体。特别是术后患者,若没有得到科学的康复治疗,以骨科为例,就会出现骨盆错位、假体松动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


不过,就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大部分门诊缺乏与康复的有效联动,特别是术后与康复的有效联动,导致术后患者缺少系统性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患者术后出现的诸如僵硬、肌肉黏连等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有效解决。


从康复住院患者的人群来看,目前老年人术后患者是康复医疗服务的主体人群。一方面,老年人由于慢病等需求,对康复需求的关注度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相比起年轻人,老年人群体在病后、术后的恢复程度慢,对医疗健康方面的需求更为复杂。


通过估算,若我国约有三成左右的老年人口需要康复医疗服务的话,则老年康复人群将能达到6000万!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的老人将成为康复服务的“主力军”。另外,慢病群体的康复治疗也将成为推动康复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政策助推红利


当然,康养产业发展最大的推动力还是来自政策的支持。


养老从来都是全国两会关注的民生热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推进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同时指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对在社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机构给予税费减免、资金支持等扶持,新建居住区应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6月15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方案,北京有近3700家医院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耗养医”时代,标志着“以技养医”的时代来临,这表明以理疗等技术治疗为主的康复医疗技术服务将走上前端。


8月13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印发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118个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城市。要求2019年底前,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初步形成以城市三级医院牵头、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康复、护理等其他医疗机构参加的医联体管理模式。


9月29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2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明确规定了提升中医药疾病诊疗和康复能力;开发和推广康复辅助器具;扩大全科医生、老年医学、老年护理、康复治疗、中医养生等相关专业培养规模等10项任务。突出支持中医特色突出的康复医院、康复科室发展,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中医康复技术。


早在2017年,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印发康复医疗中心、护理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的通知》,对康复医疗中心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设要求。


去年7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通过鼓励和推动社会力量举办护理机构或者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等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扩大老年护理、残疾人护理、康复护理、母婴护理以及安宁疗护等服务供给。


2019年,城市二级医院转型社区医院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最终目标正是打造康复护理、安宁养护中心。
今年,北京市继续推进第四批公立医院向康复护理医疗机构转型工作。从2016年至2019年,市财政已累计安排19家转型机构补助资金2.85亿元。


三大挑战:人才、运营、管理


在刚性需求增加、政策助推的背景下,康养项目成为各路资本竞相争夺的对象。但是,如何迅速抢占制高点呢?


最大的门槛就是康复人才的稀缺。全国康复医疗师总人数约为2万人,每10万人口平均康复治疗师人数仅为0.4人,远低于中等及以上发达国家。即便像301医院、协和医院,在高端健康管理方面,医疗资源也是有限的。而康复医务人员的不足,直接制约了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不少入局者缺乏对康养产业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医养结合不只是医疗,而是全过程的健康服务,重点是前端的健康管理、慢病管控和后端的失能照护、临终关怀。


除了人才问题,其次就是运营问题。“一个医院培养出能够独立工作,独当一面的医生至少需要十年,还需要医生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这很难。在公立医院这座大庙里,专家不用担心没有患者,但对于走出体制自己创业的民营医院则不同,有没有病人能不能活下来是很大的问题。”民营医院三博脑科院长闫长祥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起了一般民营医院不做脑科的原因。


民营医院在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存在康复数据不规范、评估量表主观性强、康复数据无法实现互联互通等痛点,还需要进一步解决。


而且,对比国外相对成熟的康复医疗,国内的康复医疗可以说尚处萌芽阶段。市场教育不足、康复理念缺失、医保支付偏低、转诊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国内康复医院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就诊量低。


现在,国家要求二级和一级医院开始小型护理医院,这情况下也需要医院自己主动发起改革,做一些创新。最主要的问题是解决方式是靠资源的开放,尤其在医疗信息数据的开放,因为没有医疗信息数据的支撑很难做到院内院外的评估,开放的态度也是真正能够讲患者居家、康复支撑起来的关键的因素。


cache
Processed in 0.006043 Second.